弦式
常用轉弦
正弄調通過慢宮爲角、緊角爲宮得出。
- 慢宮爲角:宮調 → 慢角調 → 慢宮調
- 緊角爲宮:宮調 → 蕤賓調 → 清商調
下爲常用調的轉弦。沒有列出的,根據下表,與正調對比即可。
- 慢角:慢三
- 慢宮:慢一三六。慢宮由慢角慢一六而得,一弦爲宮弦,所以叫「慢宮」,轉入高五度調 1=G
- 蕤賓:緊五
- 清商:緊二五七。清商由蕤賓調緊二七而得,二弦爲商弦,所以叫「清商」,轉入低五度調 1=♭E
- 淒涼
楚商調 :緊二五 - 黃鐘
胡笳調、古无射、下間弦 :緊五慢一
弦式大全
絕大多數弦式都在 1 2 3 4 5 6 7 七聲之內,除此之外,還有間弦二、側商調有 ♭7,楚商調 ♭3 ♭7。
調名 | 南 | 无 | 應 | C 黃 | #C 大 | D 太 | ♭E 夾 | E 姑 | F 仲 | ♯F 蕤 | G 林 | ♭A 夷 | A 南 | ♭B 无 | B 應 | 黃 | 大 | 太 | 夾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正宮 | 一 5 | 二 6 | 三 | 四 2 | 五 3 | 六 5 | 七 6 | ||||||||||||
慢商 瑟一 | 一二 5 | 三 | 四 2 | 五 3 | 六 5 | 七 6 | |||||||||||||
慢角 碧玉一 | 一 | 二 2 | 三 3 | 四 5 | 五 6 | 六 1 | 七 2 | ||||||||||||
間弦二 清四 | 一 | 二 2 | 三 3 | 四 5 | 五♭7 | 六 1 | 七 2 | ||||||||||||
玉女 | 一 7 | 二 2 | 三 3 | 四 5 | 五 6 | 六 | 七 2 | ||||||||||||
清商 | 一 6 | 二 | 三 2 | 四 3 | 五 5 | 六 6 | 七 1 | ||||||||||||
間弦一 | 一 7 | 二 2 | 三 3 | 四 5 | 五 6 | 六 | 七 2 | ||||||||||||
清三 | 一 6 | 二♭7 | 三 2 | 四 3 | 五 5 | 六 6 | 七 | ||||||||||||
碧玉二 | 一 6 | 二 | 2 | 三四 3 | 五 5 | 六 6 | 七 1 | ||||||||||||
慢宮 | 一 3 | 二 5 | 三 6 | 四 | 五 2 | 六 3 | 七 5 | ||||||||||||
泉鳴 | 一 2 | 二 5 | 三 6 | 四 | 五 2 | 六 3 | 七 5 | ||||||||||||
无媒 | 一 | 二 2 | 三 3 | 四 5 | 五 6 | 六 7 | 七 2 | ||||||||||||
淸角 | 一 3 | 二 5 | 三 7 | 四 | 五 2 | 六 3 | 七 5 | ||||||||||||
蕤賓 金羽 | 一 2 | 二 3 | 三 5 | 四 6 | 五 | 六 2 | 七 3 | ||||||||||||
楚商 淒涼 | 一 | 二♭3 | 三 4 | 四 5 | 五♭7 | 六 1 | 七 2 | ||||||||||||
黃鐘 无射 | 一 | 二 3 | 三 5 | 四 6 | 五 1 | 六 2 | 七 3 | ||||||||||||
離憂 瑟二 | 一 | 二♭3 | 三 5 | 四 6 | 五 1 | 六 2 | 七 3 | ||||||||||||
側商 | 一 1 | 二 2 | 三 3 | 四♯4 | 五 6 | 六 | 七 2 | ||||||||||||
側羽 | 一 6 | 二 7 | 三 2 | 四 3 | 五 | 六 6 | 七 1 | ||||||||||||
側蜀 | 一 3 | 二 5 | 三 | 四 7 | 五 1 | 六 3 | 七♯4 | ||||||||||||
側楚 | 一 | 二 1 | 三 3 | 四♯4 | 五 6 | 六 7 | 七 2 | ||||||||||||
日傳平調 | 一 5 | 二♭6 | 三 1 | 四 2 | 五♭3 | 六 5 | 七♭6 |
調意
日傳唐箏有「弦合」「撥合」「調子」三箇層級的調弦小曲。北宋,琴瑟「調品」借鑒了唐箏的命名和彈奏習慣。漢末以後,箏的地位迅速上升,有完備的層層導入的「調子品」,琴瑟吸收箏的調品就成爲必然。直到
張雪濤:
一是和弦校弦,体味调性。乐器演出时,都有一个调弦、校弦的前奏,由此发展而出的和弦曲,如
仙翁操 卽是正调的和弦歌,就是调意,更进一步便是吟弄。在正式演奏曲操之前,先从调意入手,可再次和弦校弦,检验音准、调式。二是熟悉素材,统一调性。调意虽然短小,但其乐句取材与吟弄、曲操多有相同相似处,从演奏上说,可以提前熟悉乐句;从打谱上说,可以预先揣摩素材。如,西麓堂琴统中羽调下各曲,羽意乐句素材在调内鹤舞洞天、春晓吟等曲中多有相同。此外,与现在琴曲首尾多为泛音段落的结构不同,早期琴曲大多还是散起散结,结尾往往以“入本调泛”“入某某泛”收煞,这是琴曲发展过程留下的痕迹,但也说明调意对同调曲操的支持作用。虽然这有些雷同的嫌疑,但是同调曲操以同调调意的泛尾结束,也更加强了调性的归属感。
三是提供音乐形象和情绪基调。除了素材的相似,调意还为同调曲操提供了本调调式、用律、取音上的示范,更进一步,也提供了音乐形象和调式情绪。如,商调,常常被认为有伤感的情绪基调;楚商调,则因为楚歌、离骚等琴曲,而带有凄凉的意味,又被称作凄凉调。
五聲調
五聲調是音階
雖然先秦就出現了五聲調的說法
B·應 | C 黃 | ♯C 大 | D 太 | ♭E 夾 | E 姑 | F 仲 | ♯F 蕤 | G 林 | ♭A 夷 | A 南 | ♭B 無 | B 應 | ·C 黃 | ·♯C 大 | ·D 太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一 | 二 | 三 | 四 | 五 | 六 | 七 | ||||||||||
宮、神奇角 | 5 | 6 | 2 | 3 | 5 | 6 | ||||||||||
商 | 2 | 4 | 5 | 6 | 1 | 2 | ||||||||||
徵、西麓角 | 4 | 5 | ♭7 | 2 | 4 | 5 | ||||||||||
羽 | ♭7 | ♭3 | 4 | 5 | ♭7 | 1 |
宮調
高山 、流水 、陽春 、梅花 、神人暢
宮調沒什麼歧義,弦式 5 6 1 2 3 5 6,三弦 F 仲呂宮。
神奇 高山 是宮調,那就是宮聲音階 1 2 3 ♯4 5 6 7、F G A B C D E,但是樂詮 標的是 F 大音階 F G A ♭B C D E F,吳文光把宮調看作下徵音階。細看樂曲,♭B 出現在「名十二對過四」「名十二挑四掩十」,B 出現在「上九十閒」,♭E 出現在「名十二挑六掩十徽」,都只是作爲點綴,該曲實際仍然是五聲音階。另,四弦十二徽按音與三弦散音是純律寬四度或準法律純四度。
商調
白雪 、嵇氏四弄 、環佩 、鶴鳴 、幽蘭
都避三弦散音不用,否則若出現淸角散音,調性就會向三弦爲宮的正調游移。
錢塘
以雅樂宮聲之徵羽二調,倍其徵羽,命之宮以起調,則爲清平二調。平調從倍徵起,清調從倍羽起,皆用其宮之均,卽以其宮之二變爲二變。故平調以下徵爲宮,則變宮在商後,變徵在羽後;清調〔以〕下羽爲宮,則變宮在宮後,變徵在徵後;二變皆不用。是以平調角爲清角,而均高於雅樂五均
C–F 有五律 ;清調商用清商,角用清角,羽用清羽,而均高於雅樂三均也D – F 有三律 。
譯如下表,可見錢塘所謂平調就是商聲音階,清調就是羽聲音階。
錢塘命名 | 實際上 | C | D | E | F | G | A | B | c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宮調 | 正聲調 | ·5 | ·6 | ·7 | 1 | 2 | 3 | ♯4 | 5 |
平調 | 下徵調 | 1 | 2 | 5 | 6 | 1 | |||
淸調 | 下羽調 | 1 | 5 |
吳文光:
神奇 、西麓堂 的商調爲黃鐘宮的宮調式,而非仲呂宮的商調式。张雪涛:
综上,这些调外音的使用,并不是作曲者单纯从音律运用的要求,而更多的是符合古琴演奏指法上的上下承接关系,尤其是前述商调共有的调外音♯2、♯6,多出现在乐曲收尾段,有古琴音乐散起、入慢段落跌宕和乱声的特点,也不能算作是商调琴曲用律特征。限于篇幅,不能对所有商调琴曲都做以上分析,但以神游六合谱本分析来推测,我们以为,商调琴曲不必以纯律定弦,记谱当以 C 调借正调定弦;而对于调意、吟弄、曲操中变化音的使用,应该酌情从曲情的需要出发,在散起、入慢的首尾段落中使用,主体段落则要考虑指法上的承接关系,参校其他传本校正抄写错误,或者径直从音律的角度将其修正为调内正音。事实上,这也是后期琴家弹奏实践中的经常做法。
徵調
漁歌 、樵歌 早期是徵調,後來彈了一三六弦,變成 F 仲呂商 、文王操 、石上流泉 、洞庭
徵就是四弦,徵調就是以四弦爲宮,避一三六空弦不彈。徵調琴曲的音階都是有 ♭3 4 ♭7 的八聲音階。査阜西
羽調
雉朝飛 、佩蘭 、平沙
日本平安朝藤原師長
但宮商徵羽四音者,合相生法;角、變徵、變宮者,一律下歟。何則?假令太簇爲宮者,須蕤賓爲角,夷則爲變徵,大呂爲變宮也。而當調二弦爲宮聲,當太簇;三弦爲角聲,當仲呂;四、九爲變徵聲,當林鐘;六弦爲變宮聲,當黃鐘,故知一律下也。
譯如下表
D 太 | ♭E 夾 | E 姑 | F 仲 | ♯F 蕤 | G 林 | ♭A 夷 | A 南 | ♭B 無 | B 應 | C 黃 | ♯C 大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相生法 | 1 宮 | 2 | 3 角 | ♯4 變徵 | 6 | 7 變宮 | ||||||
羽調 | 二 1 | 三 | 四 | 六 |
朱權
笛色譜 云:「四上尺工六爲宮商角徵羽」,四、上者,宮與商也。
譯如下表,可見這也是一箇羽聲音階。
A | ♭B | B | C | ♭D | D | ♭E | E | F | ♭G | G | ♭A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四 | 上 | 尺 | 工 | 六 | |||||||
1 | 5 |
角調
琴調中有三種角調:
事林廣記 角調 ,西麓堂 角調列女引 、履霜操 、襄陵操 、採眞游 ,段落和曲終都殺在四弦,與徵調無別。這是宋代角調遺譜。神奇秘譜 角調都是宮起宮終,與宮調無別。角弦是三弦,角調就是三弦爲宮,也就是後世定弦法的宮調。徐理認爲有「附宫之嫌」。- 因而徐理自己新作角調,以五弦爲宮。事實上五弦爲宮很難奏出,這也是五調中唯獨角調失傳的原因。燕樂二十八調最早失傳的也是七角調。
五聲調爲雅樂體系所不容
隋鄭譯:
考尋樂府鐘石律呂,皆有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、變宮、變徵之名。七聲之內,三聲乖應,每恆求訪,終莫能通。
沈括
後世有變宮變徵者,蓋自羽聲隔八相生再起宮,而宮生徵,雖謂之宮徵,而實非宮徵聲也。變宮在宮羽之間,變徵在角徵之間,皆非正聲,故其聲龐雜破碎,不入本均。
譯如下表,按相生次序排:
C | G | D | A | E | B | ♯F | ♯C | ♯G | ♯D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宮調 | 宮 | 徵 | 商 | 羽 | 角 | 變宮 | 變徵 | 清宮 | 清徵 | 清商 |
羽調 | 宮 | 徵 | 商 | 羽 | 角 | 變宮 | 變徵 |
按從低到高重新排列:
C | ♯C | D | ♯D | E | F | ♯F | G | ♯G | A | B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宮調 | 1 | 2 | 3 | ♯4 | 5 | 6 | 7 | ||||
羽調 | 3 | ←(3) | ♯4 | ←(♯4) | 5 | 6 | 7 | ←(7) | 1 | 2 |
從雅樂體系來看,以羽爲宮的角、變宮、變徵都不符合隔八相生法,比正聲音階低一律,溢出本均七律之外,不是正音。卽直接把 ♭3 當成 3,把 4 當成 ♯4,把 ♭7 當成 7。這兩條材料還說明是直接把調首讀作宮,羽聲調是一種自古流傳的俗樂的音階。也說明宋代雅樂是以側調爲框架,宮商角徵羽都是側調的宮商角徵羽。
小結
很明顯,宮羽二調是後起的,因爲宮調是以後世正調的宮弦、上古的角弦爲宮,羽調是以後世正調的羽弦、上古的商弦爲宮;而商調源於清商調,是華夏音樂的主體;徵調源於平調,是以上古的徵弦爲宮;宋代以前角調則依附於徵調。陳康百章有宮調,說明至遲晚唐就有宮調了。商徵二調通常會在五聲音階上多一箇嬰商 ♭3,暗示商徵與羽調曾有著相似的音階。商調琴曲常清商音階、下徵音階混用
琴調學史
徐理體系
南宋徐理
神奇 體系
見 琴律學 神西琴律考。
自遠堂 體系
1746 王坦
梅庵 體系
王賓魯
列表於下:
宮音 | G | C | F | ♭B | ♭E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弦式 | 3 5 6 1 2 3 5 | 1 2 3 5 6 1 2 | 5 6 1 2 3 5 6 | 2 3 5 6 1 2 3 | 6 1 2 3 5 6 1 |
弦法 | 慢一三六 | 慢三 | 緊五 | 緊二五七 | |
傳統調名 | 慢宮調 | 慢角調 | 正調 | 蕤賓調 | 清商調 |
琴書大全 | 夷則均 | 黃鐘均 | 仲呂均 | 无射均 | 夾鐘均 |
自遠堂 | 羽調 | 角調 | 宮調 | 徵調 | 商調 |
梅庵 | 太簇調 商調 | 林鐘調 徵調 | 黃鐘調 宮調 | 仲呂調 角調 | 无射調 羽調 |
小結
總之,本文只說了一句話:五聲調是音階。
如果我們要在琴譜的左上角寫點什麼,應該這樣寫:
高山
弦法:正調 準法律 弦式:仲呂宮 5 6 1 2 3 5 6 調法:仲呂之宮調五聲 1 2 3 5 6
而不是只寫一箇 1=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