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商三調
發展史
- 相和歌:漢代百姓的街陌謠謳,眾人徒歌
- 東晉南北朝,在相和舊曲基礎上發展成清商樂。清商三調:清平瑟,相和五調:清平瑟楚側
- 隋文帝設清商署管理,稱爲「華夏正聲」,改稱清樂。
隋書 卷十五音樂志下 :「開皇九年平陳,獲宋齊舊樂,詔於太常置清商署以管之。」 - 唐代融入燕樂二十八調
雅樂體系
三分損益律有最大音差,不能旋相爲宮。爲解決這箇問題,京房作六十律,但是沒法落實。
依相生之法,以次運行,取十二律之商徵,商徵卽定,又依琴五調調聲之法,以均樂器。其 瑟調以宮爲主,清調以商爲主,平調以角爲主,五調各以一聲爲主。」
十二之律必須次第爲宮,而商角徵羽,以類從之。
這也是現在關於清商三調的主要線索。王樸
十二律中旋用七聲爲均,爲均之主者,宮也,徽、商、羽、角、變宮、變徵次焉。發其均主之聲,歸乎本音之律,七聲迭應而不亂,乃成爲調。
層次是十二律–七均,也就是現在說的十二均–七宮。陳仲儒所謂宮商角其實指弦序,因而瑟調以一弦爲宮,清調以二弦爲宮,平調以三弦爲宮,也就是後世的慢角、清商、正調三種品弦法。分別以五條弦爲宮,與宋元人所述琴旋宮五調完全相同
也就是說,雅樂體系只承認正聲音階,只以三分損益生出的七律爲唯一標準,二變音必須是變徵變宮,排斥民間的多元音樂現象。
民間琴樂體系
宮廷雅樂旋宮轉調的辦法是每均備一套樂器,但是民間樂師不可能這樣奢侈,一張琴就需要彈出所有的調。那麼民間的三調是怎樣的?
原本的琴調是一弦黃鐘,要轉弦的話很麻煩。如奏太簇宮要慢一、三、四、六弦各一徽,卽清商調定弦法;奏林鐘宮需慢一、三、六弦各一徽,卽慢宮調調弦法。漢魏出現了新的定弦法,比傳統定弦法高了二均,卽從黃鐘宮 C D F G A C D 變爲太簇宮 D E G A B D E,一弦等於傳統二弦商,並且音都更高,所以叫清商調。
以清調爲基礎,形成第一組民間簡易旋宮
C 黃 | ♯C 大 | D 太 | ♭E 夾 | E 姑 | F 仲 | ♯F 蕤 | G 林 | ♭A 夷 | A 南 | ♭B 無 | B 應 | ·C 黃 | ·♯C 大 | ·D 太 | ·♭E 夾 | E 姑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清商 楚一 | 一 | 二 2 | 三 4 | 四 5 | 五 6 | 六 1 | 七 2 | ||||||||||
平一 正調 | 一 5 | 二 6 | 三 | 四 2 | 五 3 | 六 5 | 七 6 | ||||||||||
楚二 | 一 | 二 3 | 三 5 | 四 6 | 五 1 | 六 2 | 七 3 | ||||||||||
瑟二 | 一 | 二♯2 | 三 5 | 四 6 | 五 1 | 六 2 | 七 3 |
正調基礎上慢二弦形成瑟調,在此基礎上形成第二組民間簡易旋宮。清二:慢一三四六,清三:緊二五七
B·應 | C 黃 | ♯C 大 | D 太 | ♭E 夾 | E 姑 | F 仲 | ♯F 蕤 | G 林 | ♭A 夷 | A 南 | ♭B 無 | B 應 | ·C 黃 | ·♯C 大 | ·D 太 | ·♭E 夾 | E 姑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瑟一 | 一二 | 三 4 | 四 5 | 五 6 | 六 1 | 七 2 | ||||||||||||
平徵 | 一 4 | 二 5 | 三♯6 | 四 | 五 2 | 六 4 | 七 5 | |||||||||||
清二 | 一 6 | 二 | 三 2 | 四 3 | 五 5 | 六 6 | 七 1 | |||||||||||
清三 | 一 6 | 二♭7 | 三 2 | 四 3 | 五 5 | 六 6 | 七 |
清商三調失傳後,後人不明原意,清調不再清,直接用正調彈,以一弦爲宮;徵調不再避一三六散音,變成仲呂商。
清商調 從事林廣記 以及現存商調曲來看,都是帶有清商 ♭3 的清商音階。平調一 宋元琴書的外調調弦法都有幾種清調瑟調,但沒有平調,暗示平調其實就是正調;朱載堉也一直強調古人稱正調爲平調 ,那麼就是以三弦爲宮。律呂精義 旋宮琴譜第九 瑟調一 幽蘭 卷末:「瑟調、廣陵止息、楚妃歎」;琴苑集 瑟調調弦法就是廣陵散 的慢商調;琴律發微 :「舊譜聶政刺韓 一名殺調,卽瑟調也。」說明瑟一就是現在的慢商調。韓臯論廣陵散 :「其音主商,商爲秋聲」;冥音錄 所載開成五年840 廣陵崔氏女夢傳箏曲廣陵散 ,也注明是「正商調」。根據西麓堂乙本 小序來看,是清商音階1 2 3 4 5 6 ♭7 1 。瑟調二 琴律發微 有另外一種瑟調,是較晚的。清調三 現在的清商調緊二五七 是 6 1 2 3 5 6 1,據此推出清三的弦式。間弦二 清調四 西麓堂 明君 以此定弦,是清商音階。
總的來說,清商三調都是加上了 ♭3 的清商音階 1 2 ♭3 3 4 5 6 ♭7。
相和五調
除了清平瑟三調,楚側二調又是什麼情況?
楚調
幽蘭 卷末曲目考
A 宋陳暘
趙師彈琴未有一聲無法,凡一弄之內,清側殊途,一句之中,莫不陰陽派潤。至如
楚明光 、白雪 ,寄清調中彈楚清聲;易水 、鳳歸林 ,寄清調中彈楚側聲;登隴 、望秦 ,寄胡笳調中彈楚側聲,竹吟風 、哀松露 ,寄胡笳調中彈楚清聲。
- 說「趙師彈琴未有一聲無法」,奇怪的是,如果說寫書法「未有一字無法」,很好理解,但彈琴只用照著譜彈,怎麼會誇讚無一聲無法呢?我能想到的解釋是,這些曲子本來無法,經過趙耶利修訂以後變得有法。「彈琴」不只是字面意思,還指修訂琴曲。
B 趙惟則述趙耶利彈琴法
蔡氏五弄,並是側聲,每至殺拍,皆以清殺。何者?寄清調中以彈側聲,以清殺。弄有楚含清側聲,清聲雅質,若高山松風;側聲婉美,若深澗蘭菊,知音者詳査焉。至如
東武太山 ,聲和清側;幽蘭 、易水 ,聲帶吳楚。明光 、白雪 ,寄清調中彈楚清聲;易水 、鳳歸林 ,寄清調中彈楚側聲;竹吟風 、哀松露 ,寄胡笳中彈楚清聲。〔後有脫文。根據上條引文,應當是「登隴 、望秦 ,寄胡笳調中彈楚側聲」〕
- 楚調、千金調、胡笳調、感神調
- 楚明光、鳳歸林、白雪、易水、幽蘭
- 遊春、淥水、幽居、坐愁、秋思
- ⻑淸、短淸、⻑側、短側
- 上上舞、下上舞、上間絃、下間絃
- 登隴、望秦、竹吟風、哀松路、悲漢月
- 辭漢、跨鞍、望鄕、奔雲、入林
- 華舜十游、史明五弄、董揩五弄
- 鳳翅五路、流波、雙流、三挟流泉、石上流泉
- 蛾眉、悲風拂隴頭、風入松、游弦、楚客吟秋風
- 東武太山、招賢、反頋、閑居樂、鳳遊園、蜀側
- 古側、龍吟、千金淸、屈原歎、烏夜啼、瑟調
- 廣陵止息、楚妃歎
第 1 行,千金調、感神調無考,很可能是楚調、胡笳調的別稱。又或者說這四箇調名都統領於楚調。
幽蘭正是第五首,這五首應該是丘明的核心曲目。根據材料 A,這四首都是楚調,借清調定弦。現存
「荊軻和爲歌,爲變徵之聲⋯⋯復爲羽聲慷慨,士皆瞠目」,後來的
第 3 行是蔡氏五弄,根據材料 B,蔡氏五弄都是寄清調的楚側聲。第 4 行清、側,其實就是楚清聲楚側聲。可見,2–4 行都是借清調定弦的楚調。
第 5 行,據逸書
楚商調
楚商調:緊二五弦,
C 黃 | ♯C 大 | D 太 | ♭E 夾 | E 姑 | F 仲 | ♯F 蕤 | G 林 | ♭A 夷 | A 南 | ♭B 無 | B 應 | 黃 | 大 | 太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商調 | 一 1 | 二 2 | 三 4 | 四 5 | 五 6 | 六 1 | 七 2 | ||||||||
假設借商調 | 6 | 7 | 2 | 3 | ♯4 | 6 | 7 | ||||||||
楚商 | 一 | 二 | 三 | 四 | 五 | 六 | 七 | ||||||||
誤以爲「商調式」 | 2 | 4 | 5 | 6 | 1 | 2 | 3 | ||||||||
爲調名詞 | 1 | 2 | ♭3 | 4 | 5 | 6 | ♭7 | 1 | 2 | ||||||
之調名制 | 6 | 7 | 1 | 2 | 3 | ♯4 | 5 | 6 | 7 | ||||||
轉調 | 2 | 4 | 5 | 6 | ♭7 | 1 | 2 | ♭3 |
從弦法來看,是 ♭E 夾鐘均;
陳康想寫一首屈原的曲子,便從荊楚採擇民間小調作爲素材,按傳統是借清調來彈,但如果是這樣,一弦爲羽,沒有散弦宮音,需要用一弦十二徽纔彈得出
現在的天水民歌
側調
姜夔伊州調爲商調
側調是清商五調之一,現在要探尋側調,只能從姜夔入手,他爲我們提供了側商調、側蜀調的線索。側商調
加變宮
7 、變徵♯4 爲散聲者曰側弄,側楚、側蜀、側商是也。側商之調久亡,唐人詩云:「側商調里唱伊州」,予以此語尋之。伊州 ,大食調,黃鐘律法之商,乃以慢角轉弦,取變宮變徵散聲,此調甚流美也。蓋慢角乃黃鐘之正,側商乃黃鐘之側,他言側者同此。白石道人歌曲
姜夔說在五正聲基礎上加上了變徵變宮的稱爲側調。他考得
眞伊州調爲林鐘角
除了姜夔,還有兩條材料可供探討側商調。第一條是王灼
伊州 見於世者凡七商曲:大石調、高大石調、雙調、小石調、歇指調、林鐘商、越調,第不知天寶所制七商中何調耳。王建宮詞云:「側商調里唱伊州」,林鐘商,今夷則商也,管色譜按:卽俗字譜,合四一上勾尺工凡六五,共十箇字 以凡字殺;若側商調,則借尺字殺。
到宋代,
第二條是明彭大翼輯
商調,乃無射,以凡字殺;後入破則無射羽,林鐘也,名商角調。調借尺字殺,謂之側商。故王建曰⋯⋯
前半句用爲調名制,與
這兩條都說側商是「借」,把側商看成犯調,但實際上入破前後各有五首,體量相當,是一箇新的調。總之,側商以尺字林鐘、商調的羽聲 6 爲調首,音階是 6 ♭7 7 1 2 3 4 5,是八聲音階。「商角」「林鐘角」的命名也說明俗樂角調並非正聲調的閏角調,而是下徵調或清商調的羽調。「商角同用」的含義就是:商和角是同音列。
- 吳文光:音樂上大體和商調相同,卽屬於一弦爲宮的黃鐘宮系統的宮調式,不過在旋律中,相當強調角羽二音。
黃 | 大 | 太 | 夾 | 姑 | 仲 | 蕤 | 林 | 夷 | 南 | 無 | 應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聲調 | 調法 | 俗調名 | 合 | 四 | 一 | 上 | 勾 | 尺 | 工 | 凡 | ||||
道調宮 | 夷則均正聲調 | 3 | ♯4 | 5 | 6 | 7 | 2 | |||||||
商調 | 清商音階 | 林鐘商 | 2 | 3 | 4 | 5 | 6 | ♭7 | ||||||
側商 | 閏角音階 | 林鐘角 商角 | 2 | 3 | 4 | 5 | ♭7 | 7 | 1 |
姜夔出現了兩箇失誤:一是沒找到眞正的側商調源頭,本來是林鐘商的側調林鐘角,但他誤以爲是大食調黃鐘商的側調。二是沒有理解變宮變徵的眞正含義,沒有在變宮上殺拍。姜夔的側商調實際上是清商音階
那麼如果以變宮作調首,是不是就是古老的側商了?不一定,這是側商調流變到唐代的狀態,現在也只能推倒唐代,再往前就不知道了。
側蜀、側楚、側商側羽
側蜀調直到姜白石還沒失傳,他據舊調創作「夷則羽」
離憂、側楚二調都是以胡笳調
側羽的線索很少,只知道是緊七。
三均正側
- 正調的宮到底是仲呂還是姑洗?朱熹說是姑洗,因爲仲呂是最後一律,從情感上不能接受。
調名 | 無 | 應 | C 黃 | ♯C 大 | D 太 | ♭E 夾 | E 姑 | F 仲 | ♯F 蕤 | G 林 | ♭A 夷 | A 南 | ♭B 無 | B 應 | 黃 | 大 | 太 | 夾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商調 | 一 | 二 2 | 三 4 | 四 5 | 五 6 | 六 1 | 七 2 | |||||||||||
側羽 | 一 | 二 7 | 三 2 | 四 3 | 五♯4 | 六 6 | 七 1 | |||||||||||
1 | 2 | 4 | 5 | 6 | 1 | ♭3 | ||||||||||||
正調 | 一 5 | 二 6 | 三 | 四 2 | 五 3 | 六 5 | 七 6 | |||||||||||
側蜀 | 一 3 | 二 5 | 三 | 四 7 | 五 1 | 六 3 | 七♯4 | |||||||||||
5 | ♭7 | 1 | 2 | ♭3 | 5 | 6 | ||||||||||||
胡笳 | 一 | 二 3 | 三 5 | 四 6 | 五 1 | 六 2 | 七 3 | |||||||||||
側楚 | 一 | 二 1 | 三 3 | 四♯4 | 五 6 | 六 7 | 七 2 | |||||||||||
1 | ♭3 | 5 | 6 | 1 | 2 | 4 |
從上表可以發現三箇正側就是同主音平行調,他們互爲陰陽。側羽、側蜀、側楚三箇陰調都以各自陽調的羽聲調,音階中都有變宮變徵。
小結
姜夔自創側商調實爲商調,眞正的
俗樂二十八調
二十八調凡七宮,每宮四調
黃 | 大 | 太 | 夾 | 姑 | 仲 | 蕤 | 林 | 夷 | 南 | 無 | 應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高盤涉 | 高大食角 | 高宮 | 高大食調 | ||||||||
林鐘商 商調 | 仙呂調 | 林鐘角 商角 | 仙呂宮 | ||||||||
中呂調 | 雙角 | 中呂宮 | 雙調 | ||||||||
黃鐘宮 | 越調 | 黃鐘調 黃鐘羽 | 越角 | ||||||||
正平調 | 小食角 正角 | 道調宮 | 小食調 | ||||||||
大食角 | 正宮 沙陁調 | 大食調 | 般涉調 | ||||||||
南平調 南呂調 | 歇指角 | 南呂宮 | 歇指調 水調 |
一些例子〔孫新財製〕:
宋鐵尺律 | 大 | 夷 | 夾 | 無 | 仲 | 黃 | 林 | 太 | 南 | 姑 | 應 | 蕤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♭A | ♭E | ♭B | F | C | G | D | A | E | B | ♯F | ♯C | ||||
大食調 | 爲 | 太簇商 | 1=A(♭7) | ♭7 | 4 | 5 | 2 | 6 | 3 | ||||||
之 | 黃鐘商 | 1=G(♯4) | 1 | 5 | 6 | 3 | 7 | ♯4 | |||||||
正平調 | 爲 | 太簇羽 | 1=A(♭73) | ♭3 | ♭7 | 4 | 5 | 2 | 6 | 3 | |||||
之 | 仲呂羽 | 1=C(♯4) | 1 | 5 | 2 | 3 | 7 | ♯4 | |||||||
C 大音階 | 爲 | 仲呂徵 | 1=C | 4 | 5 | 2 | 6 | 3 | 7 | ||||||
之 | 無射徵 | 1=F(♯4) | 1 | 2 | 6 | 3 | 7 | ♯4 | |||||||
a 小音階 | 爲 | 太簇角 | 1=C(♭736) | ♭6 | ♭3 | ♭7 | 4 | 5 | 2 | ||||||
之 | 無射角 | 1=F(♯4) | 1 | 5 | 2 | 6 | 7 | ♯4 | |||||||
小食調 | 爲 | 林鐘商 | 1=D(♭7) | ♭7 | 4 | 5 | 2 | 6 | 3 | ||||||
之 | 仲呂商 | 1=C(♯4) | 1 | 5 | 6 | 3 | 7 | ♯4 | |||||||
歇指調 | 爲 | 南呂商 | 1=E(♭7) | ♭7 | 4 | 5 | 2 | 6 | |||||||
之 | 林鐘商 | 1=D(♯4) | 1 | 5 | 6 | 3 | 7 | ||||||||
高平調 | 爲 | 姑洗羽 | 1=B(♭73) | ♭3 | ♭7 | 4 | 5 | 2 | |||||||
之 | 林鐘羽 | 1=D(♯4) | 1 | 5 | 2 | 3 | 7 | ||||||||
中呂調 | 爲 | 林鐘羽 | 1=D(♭73) | ♭3 | ♭7 | 4 | 1 | 5 | 2 | ||||||
之 | 無射羽 | 1=F(♯4) | 1 | 5 | 2 | 3 | 7 | ♯4 |
六十調到八十四調的關鍵在於二變能否成立,這箇問題直到明代還在討論。如果二十八調成立,那八十四調就能成立,從琴調三均正側來看,是很有可能的。
- 劉有恆:商角同用的意思是,角調是借用的高二律的商調。
參考文獻
第一章 律學
宋書 樂志 - 繆天瑞
律學 ,人民音樂出版社,1996 年第 3 版 - Todesstalker:为什么是十二平均律?,Lingusic,2020-05-12,譯 J. Murray Barbour: Tuning and Temperament. A Historical Survey
- 陳應時對京房六十律的看法
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若干有争议的问题——“琴律”与“京房六十律”专题,2012-11-13 - 韩依辰
中庸全音律与何承天律制对比 ,北方音乐 2019 年第 10 期。他的新律音分和我算出來的不一樣,我的算法可能還有問題 - 【好和弦】中庸全音律,以及關於 Do-Sol 和 Do-Mi 的故事
- 維基百科:中庸全音律;和弦;7-limit tuning
- Xenharmonic Wiki: 7-limit. 11-limit
- Microtonal Encyclopedia: 7-limit
- 調查結果見 陈艺聪
四分之一中庸律、基恩伯格律与十二平均律听觉比较 ,星海音乐学院碩士論文,2018 年 - 郭俊超
四分之一中庸全音律的调律法 ,樂器 2006 年第 5 期 陳長林琴學文集 琴律漫談 第十章- 新法密率計算方法見 刘娅娅
朱载堉等程律创立流程探析——几何、算术、音律与物理声学的综合 ,自然科学史研究 ,2014 年第 2 期 - 嘉納芙未:十九平均律是什么,有没有使用十九平均律创作的音乐作品?
- 更多泛音、諧音、拍音的原理可以參考 @ Devymex Wang:写给理工科人看的乐理
一 声学基础 - @ 嘉納芙未:微分音音乐理论术语翻译与简介;雏鸣札:音乐、后现代艺术、电子技术与人文主义
- @酱紫君:为什么乐理和数学如此不同?
- Paul Erlich: A Middle Path Between Just Intonation and the Equal Temperaments
-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 intervals or scales of 13-limit harmony and beyond?
- Kyle Gann: Combatting Anti-Just-Intonation Propaganda
- Mike’s Lectures on Regular Temperament Theory
- Regular Temperaments
- Tour of Regular Temperaments
-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List_of_pitch_intervals
- 【脑洞向】用物理方法穷尽一切声响,编写一部“终极声音字典”!
第二章 琴律學
- 第一節原始文獻據陳應時
琴律學 頁 192–193、197 - 陳應時: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若干有争议的问题——“琴律”与“京房六十律”专题,2012-11-13
- 琴律史據陳應時
琴律學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,2015 年 - 謝俊仁
〈大還閣琴譜〉與古琴律制的轉變 ,中國音樂學 2013 年第 2 期 - 为什么古琴不使用中庸全音律调弦?
- 琴曲律制表:
陳長林琴學文集 ,文化藝術出版社,2012 年,頁 187
第三章 調學
宋書 律曆志 隋書 卷十五音樂志下 - 劉永福:解構笛上三調
交響 2021 年第 1 期。 - 劉有恆:西晋初年荀勖当日的四种所提及的律
- 朱熹論旋宮諸調之法:
宋史 樂志 - 徐理旋宮
琴書大全 曲調上 ,琴曲集成 第五冊頁 219–222。 - 側犯側殺據丁承運
漢唐清商樂調研究 - @docchie: 小調的主音要寫成 1 還是 6?
第四章 琴調學
- 弦式大全、外調轉弦法:丁承運
宋代琴調研究 河南大學學報 1987 年第 5 期 - 調意:丁承運
〈仁智要錄·調子品〉與古琴「調意」之淵源與流變 黃鐘 2019 年第 1 期 - 张雪涛:从神奇秘谱中卷商调琴曲看调意与曲操的关系
河东龙门古琴社,2021-11-07 - 五聲調:丁承運
論五聲調——琴調溯源之二 、音樂藝術 2003 年第 2 期中國古代調式音階發隱 黃鐘 2004 年第 1 期
第五章 清商樂
- 清商三調據丁承運
漢唐清商樂調研究 漢唐音樂史國際研討會,西安,2009 年 10 月 - 丁承運
清商三調音階調式考索 音樂研究 1989 年第 2 期 - 楚商調據丁承運
論楚商 黃鐘 2018 年第 3 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