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依據丁承運老師的論文
上古:琴瑟和鳴
琴瑟發掘出最多的在湖北,這和神農活動地區隨棗走廊是重合的。2016 棗陽,春秋早期,琴瑟各一,瑟有 16 或 17 弦,晚期瑟有 25 弦。
琴模仿夔龍,龍是陽剛屬性。通身龍紋,夔龍是一隻腳,便十根弦都拴在一個弦枘上
清廟之瑟,鄭玄注:「朱弦,煉朱弦,煉則聲濁。越,瑟底孔也,畫疏之,使聲遲也。」上古琴瑟都沒有底孔。曾侯乙瑟的底孔在兩邊,中間全部挖通,這應該就是清廟之瑟,聲音比較遲緩。
瑟比琴早熟,
兩漢:琴制巨變
古琴形制的發展大概經歷五個階段。
一:周–西漢前期
琴的結構都幾乎沒變。出土有曾侯乙十弦琴、1993 郭店戰國中期七弦琴、馬王堆七弦琴等等。
- 長 82cm 左右。
- 面底分離,調弦的時候拿起面板,彈的時候安回底板。
- 半箱式共鳴箱,面底都有 T 形槽,兩個合成一個共鳴箱。
- 琴面只有右手磨損痕跡,琴面起伏不平,說明只能用右手彈。
- 岳山上刻有防止弦移動的凹槽,說明弦上得很鬆。
製弦工藝:絲綢博物館分析馬王堆瑟的弦,是左旋四股。
二:西漢中期–東漢前期
從馬王堆到唐代都沒有琴出土,只能靠圖像、樂俑推測,不知道能不能從文獻中找到什麼痕跡。
琴聲音小,怎麼辦?學習瑟,共鳴箱從半箱變成全箱,把枘從下面移到面板。大量東漢彈琴俑,琴面上一個枘,左手撫面,通體長方體,放腿上彈
琴面平滑,可以彈按音了,這帶來古琴表現力的巨大提升。
三:東漢中後期–5 世紀
東漢中後期完成了第二次琴制變革。枘分成兩個,重新移到下面,形成後世的雁足。琴面從方平變成圓弧,這樣雁足的實木地基能盡量小,不影響振動。並且由於製弦工藝提升,琴體加長了許多,
琴面從平板變成圓弧,這就爲走音提供了可能性;同時徽位也出現,可以彈奏泛音了。徽最早的文獻記載是嵇康
有一個問題是按音走音和泛音哪個先出現。走音不必靠徽位,而泛音必須有徽位,這樣來看的話,一定是按音先出現。
四:5 世紀–初唐
最後終於回到上古,去掉了尾巴,龍齦岳山合爲一體。造型上,擺脫單一的長條形,琴身有了起伏。製作工藝上,加入灰胎,聲韻更加優美。
兩張日本琴
相關資料:
- 徐樑:东瀛看琴记及日本法隆寺素琴的资料,焚鹤煮琴。通长只有 109.7 厘米,最宽处 17.6 厘米,最厚处 4.2 厘米。落款:「開元十二年歲在甲子 五月五日於九隴縣造」
- 日本正倉院御物絕品樂器“金銀平文琴”
- 李美燕
日本正仓院“金银平文琴”的音乐图像研究 ,交响 2016 年第 4 期。 - 吕埴
金银平文琴的今世前生 - 郑珉中
论日本正仓院金银平文琴,兼及我国的宝琴、素琴问题
五:唐以後
雷氏家族確立了造琴的典範:低頭、納音、形制。在嵇康式基礎上發展出了伏羲式,後來又發展出仲尼式,所以現在唐琴以伏羲式居多。這以後古琴形制完全穩定下來。
魏晉:琴作爲藝術
蔡氏五弄的名字跟上古已經不一樣,反應了文人情懷。隋煬帝考試待詔,九弄是考試曲目。
六藝到了魏晉,提煉爲藝術,多「琴書」連言。需要注意的是,琴書依然是從六藝延續下來的文化傳統,不是憑空冒出來的。再到宋代,出現「琴棋書畫」的槩念,琴走下聖壇,成爲日常娛樂,變成藝術化的生活。
當然,魏晉時期古琴藝術的飛躍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的:按音、走音、泛音相繼出現,工藝進步,琴音優美,琴樂纔能從上古的歌聲伴奏發展爲具有獨立表現能力的音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