赫赫金鑰|早期琴史

介紹唐以前古琴的發展線索。

主要依據丁承運老師的論文汉代琴制革故鼎新考紫禁城2013 年第 10 期、講座 國圖公開課2019琴瑟和谐的文化诠释2020-10-13,外加我自己的一些想法。

上古:琴瑟和鳴

琴瑟發掘出最多的在湖北,這和神農活動地區隨棗走廊是重合的。2016 棗陽,春秋早期,琴瑟各一,瑟有 16 或 17 弦,晚期瑟有 25 弦。

琴模仿夔龍,龍是陽剛屬性。通身龍紋,夔龍是一隻腳,便十根弦都拴在一個弦枘上2002 棗陽十弦琴

清廟之瑟,鄭玄注:「朱弦,煉朱弦,煉則聲濁。越,瑟底孔也,畫疏之,使聲遲也。」上古琴瑟都沒有底孔。曾侯乙瑟的底孔在兩邊,中間全部挖通,這應該就是清廟之瑟,聲音比較遲緩。通卦驗「瑟⋯⋯用槐木,⋯⋯用桑木」桑槐都是硬木,不易出聲,再加上熟的朱弦、越,瑟就會有陰柔的聲音,聲音遲緩、寬博、靜謐,與琴的陽剛搭配。

瑟比琴早熟,論語三次出現瑟,沒有琴,直到孟子莊子纔有琴。

兩漢:琴制巨變

古琴形制的發展大概經歷五個階段。

一:周–西漢前期

琴的結構都幾乎沒變。出土有曾侯乙十弦琴、1993 郭店戰國中期七弦琴、馬王堆七弦琴等等。

  • 長 82cm 左右。
  • 面底分離,調弦的時候拿起面板,彈的時候安回底板。
  • 半箱式共鳴箱,面底都有 T 形槽,兩個合成一個共鳴箱。
  • 琴面只有右手磨損痕跡,琴面起伏不平,說明只能用右手彈。
  • 岳山上刻有防止弦移動的凹槽,說明弦上得很鬆。

製弦工藝:絲綢博物館分析馬王堆瑟的弦,是左旋四股。

二:西漢中期–東漢前期

從馬王堆到唐代都沒有琴出土,只能靠圖像、樂俑推測,不知道能不能從文獻中找到什麼痕跡。

琴聲音小,怎麼辦?學習瑟,共鳴箱從半箱變成全箱,把枘從下面移到面板。大量東漢彈琴俑,琴面上一個枘,左手撫面,通體長方體,放腿上彈這絕對不是瑟,瑟不能放腿上。上古琴之所以後半段是實木,沒有共鳴箱,是爲了承受十根弦的巨大張力。現在改成全箱,尾端必然是實心,琴儼然變成了小瑟。

琴面平滑,可以彈按音了,這帶來古琴表現力的巨大提升。

三:東漢中後期–5 世紀

東漢中後期完成了第二次琴制變革。枘分成兩個,重新移到下面,形成後世的雁足。琴面從方平變成圓弧,這樣雁足的實木地基能盡量小,不影響振動。並且由於製弦工藝提升,琴體加長了許多,風俗通載琴長四尺五寸,用建武銅尺,爲 105cm。西安北草場北朝墓彈琴俑、永和八年352墓漆盤,有徽,有尾岳和一個尖尾巴。蔡邕造焦尾琴,直到齊明帝494–498還存在,給王仲雄彈。既然焦尾不影響彈奏,說明實際上是沒用的,可以側證小尾巴的存在。

琴面從平板變成圓弧,這就爲走音提供了可能性;同時徽位也出現,可以彈奏泛音了。徽最早的文獻記載是嵇康223-263「徽以鍾山之玉」。徽法律是徽出現之後纔出現的。

有一個問題是按音走音和泛音哪個先出現。走音不必靠徽位,而泛音必須有徽位,這樣來看的話,一定是按音先出現。

四:5 世紀–初唐

最後終於回到上古,去掉了尾巴,龍齦岳山合爲一體。造型上,擺脫單一的長條形,琴身有了起伏。製作工藝上,加入灰胎,聲韻更加優美。

兩張日本琴法隆寺素琴、正倉院金銀平文琴造型和六朝畫像磚完全一樣,方頂、窄首、小腰,這是第四階段的主流形制,我取名嵇康式。方折的腰完全是更原始的形態,應該是上弦時用來放手的,最開始有實用功能,後來發展成了美觀的線條。

相關資料:

五:唐以後

雷氏家族確立了造琴的典範:低頭、納音、形制。在嵇康式基礎上發展出了伏羲式,後來又發展出仲尼式,所以現在唐琴以伏羲式居多。這以後古琴形制完全穩定下來。

魏晉:琴作爲藝術

蔡氏五弄的名字跟上古已經不一樣,反應了文人情懷。隋煬帝考試待詔,九弄是考試曲目。

六藝到了魏晉,提煉爲藝術,多「琴書」連言。需要注意的是,琴書依然是從六藝延續下來的文化傳統,不是憑空冒出來的。再到宋代,出現「琴棋書畫」的槩念,琴走下聖壇,成爲日常娛樂,變成藝術化的生活。

當然,魏晉時期古琴藝術的飛躍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的:按音、走音、泛音相繼出現,工藝進步,琴音優美,琴樂纔能從上古的歌聲伴奏發展爲具有獨立表現能力的音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