琴易#11 乐随人移,人亡乐亡

「离开了艺人的音乐,已经消亡在时间的长河中,就像离开了水和土壤的植物,仅余标本了。」
  • 《琴易》摘编琴界动态,引介琴学资源,有琴人、琴曲、琴史、琴律等板块,发布在 竹白,可通过邮件或微信订阅
  • 望读者踊跃投稿(公开发布的,包括论文、网文、采访、微博、音视频等),发送到 newsletter [at] kqh [dot] me 即可。格式不限,至少注明作者、标题、链接,以及你的网名或姓名、网址
  • 若存在版权问题,请与我联系

古琴艺术工作坊动态

刚过去的 2022 年暑假,古琴艺术工作坊第二季顺利完成全部活动,一共有四次讲座一次读书会,以下是海报原图(都是我做的)。

遗产保护

孙鑫:乐随人移,人亡乐亡——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铁律,点滴人生味,2022-05-31

不了解传统音乐的人不理解这种“必须找到艺人”的做法。在一般人的认知里,虽然老艺人不在了,但他们的曲谱、乐器都曾在一次次普查中被记录甚至录音录像了,这就等于“保存”下来了。我国有专门的《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》,按地区收录了各地的古乐器、乐谱,其中当然包括山东卷,里面也有前人研究和记录烟台地区民间音乐的丰硕成果。可是,音乐与历史、数学等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在于,音乐是存在于时间中的艺术,它不能仅凭纸面、录音、曲谱等记录方式传承。

⋯⋯只看曲谱无法复原古乐,那么有录音、录像等资料呢?答案是录音、录像只能保存某一位、一派乐人在当时的音声,而无法继续传承下去,也不方便进行调式方面的深入研究。先说为什么无法传承。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,历来与“人”紧密相连。《乐府传声》载“无声不传,乐随人移”“人存乐存,人亡乐亡”——都在强调“人”在音乐传承中的重要性。没有人,就无法“口传心授”,无法详细指导学习者每个音具体该怎么处理,也无法让人直接体会到音声中的腔调韵味。⋯⋯没有任何手段能定格时间。录音录像也不能。我是学习西洋乐器出身,在求学过程中曾听到很多激进派的老师,反对以录音、尤其是录像形式传播西洋音乐。他们认为,要欣赏原汁原味的交响乐等音乐,必须去现场听。录音、录像无法还原现场音乐家传达的氛围,对于音乐本身有极大损伤。

第二,录音录像无法告诉我们,这个音到底是降 7 还是升 6。⋯⋯要进行传统音乐乐律方面的研究,必须见到艺人本人,听他关于这首曲子、这个音的解释,再加上对乐器测音、对比研究乐谱等手段,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。

南乐目连戏的传承现状概述,2022-09-02

2022-08-17

@雅乐沽客刘知润:保护好民间活态传承真传统才是第一要务,少搞那些断绝了活态传承,考据也不严谨甚至直接照抄日韩的伪传统。即使考据严谨了,没活态传承也不能叫非遗,传统文化。各个搞所谓唐宋物质文化复原的最好摆好自己定位。少挤占真非遗真传统的生存空间。

@yanczhang:所以我一直认为,混入了打谱弹奏长年只有谱本存世,没有连贯活态传承的曲目(或曲目版本)的古琴艺术(说的就是《碣石调幽兰》《酒狂》《广陵散》这些),能不能算“非遗”都要打问号。

温州文成片古戏台掠影

@河南任某人:枓栱的朱白彩绘,柱头的月梁,椽子下的虾须槫,基本都是唐宋流行却在北方基本绝迹的作法 [星星眼]

信息

琴史

陈应时:琴曲《广陵散》谱律学考释,《中国音乐》1983 年第 3 期

从律学角度来看,作为此谱主体部分的“大序”和“正声”中全部音符合于纯律音阶要求,而在这之前的“开指”、“小序”和之后的“乱声”、“后序”中出现不合纯律音阶要求的音符;因此,可以认为此曲的创作并非出自一人之手。古代文献中有关此谱在历代有所扩充的记载是可信的。此谱先有“大序”、“正声”,后来再陆续添加“开指”、“小序”、“乱声”和“后序”。因此,此谱中的“大序”“正声”,可以看成是此曲最早的谱本。

孔郁祥:南宋琴家徐理籍贯考,宥园的缦生活,2022-07-19

宋亡死事之臣文天祥、谢枋得、陆秀夫三公,同出于「宝祐四年丙辰科文天祥榜”。萧山张颐孙、徐理二人分别列名该榜五甲第一百五十人、五甲第一百六十九人,与文天祥等人成为一榜同年。明嘉靖《萧山县志》是今天所能见到的萧山最早县志,其卷四“(进士)宝祐四年文天祥榜」一栏记录了两人姓名。康熙志不知何故将“徐理”改为“张理”;乾隆志干脆将两人删除;乾隆《绍兴府志•选举》记载张颐孙余姚人、徐理会稽人;光绪《余姚县志•选举》载张颐孙余姚人。

……

10 多年前,笔者在民国《萧山来氏家谱•赠言》所录《宋处士西麓府君传略(来氏二世祖)》一文末尾处发现有“邑进士徐理志其墓”一语。这显然是指同邑(萧山)进士徐理为来氏二世祖写了一篇墓志。自此以后,就特别留意萧山徐氏各种家谱中的相关信息。2012 年秋天,在阅读萧山南徐的民国版家谱时,发现其卷一载有署名文天祥于咸淳七年(1271)所写的《徐氏家谱世系序》,文中称“文林郎徐公德玉以家乘图系求余叙。余与德玉同科进士,义不容默……”其卷六赫然记着“(徐)理,字德玉。中宝祐四年文天祥榜进士,避元乱不仕。”作为中华民族三大历史文献之一的家谱,对进士徐理的记载与明代县志、元代文集、南宋登科录相吻合。遗憾的是,家谱对徐理父祖的世系叙述不够准确,遗漏了徐理的父亲徐旦,误将祖父徐端臣记作其父亲。谱载,徐理后人聚居于萧山蜀山街道桥里徐、西蜀山山后徐,又散居于临浦、进化、所前等南片乡镇。值得一提的是,位于萧山河上镇的老字号“徐同泰”,其开创人徐今礼字三春者,也属于南徐一脉。

琴人

严晓星:新版《近世古琴逸话》的五个细节,往事分明在,2022-03-24

在新版《逸话》中,根据查阜西先生的记录,1964 年,由于周总理提出“革命化、民族化、群众化”的要求,许多作曲家都去跟吴景略先生学琴。当时的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沨就开玩笑说,吴景略有“四大弟子”,即副院长江定仙、作曲系教授萧淑娴、作曲系教员吴祖强、音乐学系教员金文达。大概江、萧两位的成绩,比吴、金两位要好一些,可谓翘楚。

朱圆:《琴人》杨岚:抚弦十九年,南方周末,2022-05-22

十六岁那年,杨岚背着最初的琴回了趟家,父亲彼时住进了一座矿山里——山居一直是父子二人共同的憧憬。大雪将他们困于山上,晚上睡觉时,父亲告诉他,不要关门,应该让风把雪吹进屋子里。那晚什么都没有发生,而当他开始书写这些回忆时,大雪终于在他的梦中降临。

曲荐

唐乐

@天地人时音律星:唐代佛曲《小菩萨》

@冯氏羊肉馆:平调 黄麞(破、急)

伍三土:《怀中谱》原谱是归入沙陀调的。实际译谱并对照多种乐书目录,还是应该记写为商调(否则有大量调外音),即一越调。

伐檀

熊朋来误解了二十八调角调的意思,这首的宫调标歇指角其实并不是,而是林钟之正角,和俗名林钟之闰角的歇指角调高差了五度。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闰角调在宋代音乐实践中并没有什么市场。

这是元代乐谱,黄钟基准接近北宋末年大晟律 (C),比两宋通行的北宋初年定下的黄钟基准(E)低四律。宋代大晟律只在庙堂礼乐使用,此外俗乐都沿用北宋标准。而金、元、明初三代都直接继承的大晟府礼乐,这套仿作的诗经音乐属于雅乐范畴应该受其影响。

坂田进一:从《仁智要录》《三五要录》曲谱与《玉堂琴谱》的融合看唐乐在日本的展开,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学术论坛第 157 期,2015-5-9

《玉堂琴谱》,18 世纪,琴人浦上玉堂所辑,收琴曲十五首。把日本流行歌曲《伊势海》、《樱人》等流行歌曲,写成简字琴谱,收入《玉堂琴谱》。

《仁智》与《三五》结构内容大致,前半部分催马乐,后半部分雅乐曲。催马乐,日本平安末期兴起的一种声乐演唱体裁,旋律来自唐乐,歌词来自地方俗曲。起初只是在民间传唱,后收入雅乐之中。因其在民间流传的特性,结构简单,歌词通俗易懂。关于催马乐的兴起有着多种的记录,《玉堂杂记》中记载,催马乐是当时缴税的人,一边骑马,一边歌唱而产生。

催马乐大概流行 500 年左右,随着时间流逝以及战争问题,催马乐一度消失,后在江户时期被恢复。德川家康时期,从与朝鲜的战争中获得了铜板活字印刷术技术,中国的四书五经、儒家学术、琴谱等大量被印刷。德川加光在京都任命,在任命仪式中专门演唱催马乐。这一系列的行为促进留催马乐的恢复。

古琴的传入日本最早是在奈良时期,随着雅乐传入。传入日本后,由于音色以及演奏方法等原因,古琴最先被淘汰出雅乐演奏。1676 年,东皋心越东渡日本,带入日本十面琴,传入《东皋琴谱》,再次引发了古琴音乐在日本的流行。对比《仁智要录》和《玉堂琴谱》,会发现,《玉堂琴谱》中许多乐曲完全出自《仁智要录》中的唐曲。对比《东皋琴谱》和《玉堂琴谱》中古琴的音乐、形制及演奏方法,古琴日本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发生过多的变化。古琴流传至朝鲜已变成七弦十四徽的形制,这种状况在日本就从没有出现过。古琴音乐不像琵琶、筝等乐器在日本的发展状况,是因为古琴音乐对于日本的音乐人来说,是精神的存在,古琴音乐的流传,不仅仅音乐的传播,而是琴学思想的流传。

因而,从《仁智要录》《三五要录》曲谱与《玉堂琴谱》的融合来看古琴音乐在日本的流传过程中,并没有受到日本音乐的影响。

侧蜀调 曹娥:「姜夔大概率应该就是用琴弹越九歌的,只是未记录成减字。」

箫的曹娥「最后六句如果都在兮字那里拖长会有一定的律动感。」

伍三土:古怨

网上的版本多以吴景略打谱为蓝本。比较容易找到的是查阜西、吴文光演奏的器乐,龚琳娜、哈辉演唱的声乐版。效果当然比我这个软件生成的好。但是这些版本都有一定程度的走样。一、改变了侧商调定弦法移到正调上弹。二、节奏处理是随意的,特别是泛声部分。这里参照了白石词乐和越九歌的节奏作了相对死板的处理,只在韵字和兮字拖长。(陈长林的节奏处理最好,注意了泛声部分与声乐部分的旋律复现性)三、抹平了三四段的高八度跳。四、给出的简谱选择了不适合的调高,原来的商调曲记写成宫调曲。

其他

@黑山大魔王:怎样高效自学视唱练耳?

杨燕迪:节目单写作的方法论自省——兼谈音乐评论的写作,2012-11-21

我在微博上即兴回答学生询问如何写作节目单时认为:

  1. 清楚交代作品写作背景
  2. 指明作品的要点和要义
  3. 通过个人的审美感应让作品与当今产生关联,这一点和 2 也直接相关
  4. 洞察和说明整场音乐会曲目的内在联系,最好从中找出某种“叙事”线索;

1、音乐时间流程不是必须,要看字数限制。受到字数的限制一般只能写要义。同时也没有必要把作品的整个事件过程第一主题、第二主题等等做整个的描述,这样可能比较乏味,应该抓住音乐最有趣的方面;2、国外的音乐会中灯光较亮,允许看节目单,特别是声乐,如我自己观看的一次艺术歌曲音乐会,看歌词听音乐。国内大多都是暗的,但是好像也有一些改变。另外节目单可以在演出前看,这就决定了音乐会节目单不能过长。因此一个比较合适的节目单应该是四、五千字,可以在 20 分钟左右时间阅读完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