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箇月之前吾友看到了柯兄在網易云音樂專欄發佈的文章,她推送了文章並也欣喜地與我分享。小可在電腦上看了文章,臨了確實也對「蠲」這一指法有了很大的瞭解,據說柯兄是在國立京師大學史學的,文中以治經考據之學來研究古琴指法的方法,也確實體現了賢兄非同一般的認知與胸襟,這是小可所需要借鑒的。
關於蠲等等指法小可略有一些理解,在此拋磚引玉與賢兄一起探討。
臞仙卷首直言不諱:止上卷太古神品一十六曲乃太古之操,昔人不傳之秘。這一十六曲太古曲操的不同之處自然能在指法上體現。
小做統計,太古神品中:
記「蠲」的曲目有:遁世操、華胥引、高山、流水、陽春、招隱、獲麟、頤眞,共有八曲。
記「㳙」的曲目有:廣陵散、古風操、玄默、酒狂、秋月照茅亭、山中思友人、小胡笳,共有七曲,二者竟成對半之數!
這十五箇曲子再繼續細看,發現其中帶有「扶」指法的曲目有:遁世操、流水、獲麟、頤眞,共四曲。
並且,這四曲僅在第一組,即只記有「蠲」的一組出現!這也並非偶然,應是不同流派、或者說是不同時期、亦或者是不同地域琴譜的區別!
拿兩種不同時期的琴譜來舉例,我們能夠看到清谱的「掐起(爫己)」,明谱大多是「對起(业己)」(甚至還有如太古神品中較複雜的對按),而明代如
漢字的發展過程便像一棵大樹,原先只是一箇樹苗,最後枝繁葉茂,樹幹復生樹枝。最先某些字如「元」往往能兼收多重含義,有「元氣」「元因」,但後來部分簡單字已不能滿足使用要求必須繁化,於是就會誕生出多箇字,「原」字便是「元」字派生出來的,後來也就寫「原因」「原始社會」了,早期存留的一些詞彙也有少部分存留現象,如「元始天尊」仍然「元」。
第二組〈廣陵散〉〈古風操〉〈玄默〉〈酒狂〉〈秋月照茅亭〉〈山中思友人〉〈小胡笳〉等曲子中並沒有「扶」,可類比爲明譜「對起」兼做「對起、掐起」之兩用。故小可認爲賢兄在第四統計部分〈廣陵散〉中提出「只有正聲出現了連涓。廣陵散沒有全扶,嚴重懷疑朱權對全曲統一了條例,但依然不完全」之說不確,請賢兄切莫介意,意在研習共進。
通過檢索歷代琴籍,我們發現最早對指法「蠲」做出解釋的是北魏
而後如隋
簡言之,由北魏至唐,蠲大約有以下幾種情況:
- 分摟,姑且不論。
- 抹一二后中指將震動的一弦殺住。
- 在 2 的基礎上中指勾一二用名指殺一弦,中間可能存在停頓。
到了下一箇朝代——宋朝的
但以「蠲、涓」之別可能給不出令人滿意的解釋。臞仙在〈廣陵散〉中寫道:今予所取者隋宮中所收之譜,隨亡而入於唐,唐亡流落於民間者有年,至宋高宗建炎間復入於御府。而譜中卻出現了宋代琴籍記載的「涓」,這又產生了矛盾,難道是宋人已有了修改?這還需要其他方面深一層考證。
最後說「扶」。翻閱琴籍,在北魏
在宋代的
若把這些訊息整合起來,再綜合前輩處理方法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結論:「太古神品」中
(1)扶:
(2)涓:兩條弦上一般記爲「涓 AB」一字或「涓 A,勾 B」兩字,一般作涓勾。依據爲宋
當然,彈成連蠲兩絃亦無傷大雅。
(3)蠲:兩條弦上大多記成「蠲 A,B」兩字,較全扶不同之處在於抹前後兩弦之後中指剎住第一弦,再勾前後兩弦,換名指剎住第一弦,抹與勾之間可能存在著間隔,依據爲北魏
或也可處理成連抹兩弦,按古法亦需殺住前弦(大多省去此法),前輩琴家如管平湖先生打按〈獲麟〉便採此法,依據爲唐
「蠲、涓、扶」這三箇指法在現在來看也可以互相混用,這無傷大雅。如〈陽春〉等曲中蠲全部彈成全扶,也是爲了照顧我們聽眾的審美,前輩琴家也已經提出過,古琴的根本屬性是樂器,不是一箇文學物品,而音樂又是時間藝術,任何藝術都存在著他律性,藝術並不是孤立存在、自給自足的,而是受他這制約的,而藝術正是爲了我們欣賞者、接受者存在的。譬如黃山、瀑布,說白了只是石頭、流水罷了,但正是數千年間文人駐足停留,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回憶瞬間傳承至今,使得這些名山大川留下了不一樣的意義。琴的中心是人,而藝術的中心也是人,離開了人的琴,那便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,不動聽的琴,便也彈不上甚麼趣味了。所以進行有必要的修改、修正譜中的勘誤、修正前輩琴家忽視之處亦是積極向上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