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引入
兩首曲子中,有一些經常出現的短小旋律。爲了確定兩首曲子的源流,根據形象特點和出現頻率,我們將 之類定爲高山調 A,之類定爲高山調 B, 之類定爲流水調 C,之類定爲流水調 D,之類定爲流水調 E。現統計它們出現的次數(連續出現的算作 1 次):
高山調和流水調可相互轉化,通過變奏,高山調可產生流水的流動之感(
這兩類音調是我們劃分兩首曲子組成部分各種淵源的重要依據。
二、結構分析
高山
第一段:起。引入高山調 A(2、5 行)、高山調 B(3、5 行),並集中展示了流水調 E(3 行),由於 E 的音量大,和宏大莊嚴有相似的聽感,因此被借鑒於高山。在一箇過渡句 10(6 行)後進入第二段。
第二段:高山調 A。以一箇過渡句(7 行)從下準帶入中準,接著是高山調 A 的演繹,這一泛音段可謂是純正的高山調 A 的展現,Aa 和 Ab 先後出現(8─9 行)。接著是一箇變體的高山調 B(9 行),接著過渡,由中準退下準,并放慢速度,調整氣息(10 行),爲第三段做準備。
第三段:高山調 B。以莊重坦蕩的高山調 Ab(11 行)引入,奠定本段節奏。接著是一箇高山調 B(11 行)和高山調 A(11 行),接著是爲了豐富旋律的緩衝部分(12 行),接著是以高山調 A 爲骨幹的過渡句(13 行),從下準過渡到上準。然後是高山調 B 的連續運用。
爲了將音域擴展到上準,故將高山調 B 在上準再現一遍,以使全曲結構完整。
第四段:結尾。15─16 行對 4─5 行進行再現,由於有,所以稍作了變化。接著引入新旋律,接著有變化的再現。最後引入結尾旋律,與
流水
第一段:泛音。一箇簡潔的開頭(1─2 行),直接引入泛音,在四徽出現後(2─3 行),句 20 和流水調 C(4 行)在一徽又再現了一遍(5─7 行)。
第二段:高山調 B。此段作用是從上準過渡到下準,即從上準泛音過渡到流水調開始。主體部分是連續運用與變體的高山調 B。
第三段:流水調 C、D。2 箇流水調 D(11 行),流水調 C(12 行),以句 21 緩衝、銜接(12 行),接以流水調 D,接著是 5 箇連續的流水調 C(13─14 行),以高山調 A(14 行)過渡,進入第四段。
第四段:高山調 B。後接高山調 B(15 行),接 4 箇流水調 D(15─16 行),接著是流水調 B 變奏的連續運用,用以模仿水勢(17─18 行),以泛音放慢速度、結尾。
第五段:句 22。通過流水調 D 變奏再現(19 行)和一箇過渡句 2(20 行),逐漸放慢速度,調節氣息。通過一箇過渡句 22(21 行),逐漸提速。通過句 22 的不断演繹推进(22 行),達到了全曲的高潮。
第六段:流水調 D。流水調 D 不斷演繹(23─25 行),從中準推進到上準,穿插以滾拂,呈現出水勢翻騰的姿態。最後以流水調 C 收束,以過渡句 21 放慢速度。
第七段:引入新的元素句 23,穿插以徽外的吟猱,表現水流幽扼不通、嗚咽阻塞的形態。
第八段:以句 23 引入,接著流水調 D 變奏慢速再現,過渡到上準。流水調 C 再現,過渡句 2 再現,進入尾聲。此段爲重新恢復活力的一段,表現生生不息之寓意。
第五、六段可合併爲高潮部分,第七、八段可合併爲尾聲部分。
共有的句子
句 2 在
句 4 在
句 5 在
三、刪宋
高山
第一段:出現了流水調 E,這是
第二段:此段爲純正的高山,保留。
第三段:此部分與
第四段:是對已出現元素的再現、總結,也是爲了構成一箇完整的結構,故刪,最後一句兩曲都有,故保留。
流水
第一段:開頭極簡單,像極了從一首曲子中間抽出一部分,勉勉強強加箇開頭。泛音部分極獨特,與高山調、流水調似乎均无甚淵源。刪去此段。
第二段:刪去高山調 B 的變奏,恢復標準高山調 B。
第三段:純正的流水調,保留。
第四段:見上。
第五段:流水調,適當修改。
第六段:流水調,保留。
第七段:尾聲入散板,保留。
第八段:再現段,刪去。
四、高山流水
高山 流水 二曲,本只一曲,初志在乎高山,言仁者樂山之意,後志在乎流水,言智者樂水之意。至唐分爲兩曲,不分段數。至宋分髙山爲四段,流水爲八段。
現存的
從
而
我們可以設想出這樣的圖景:在
因此,我們要進行的工作就是,從曲子内部来看,分出哪些是基本元素,哪些是演绎元素。两曲对比来看,哪些重合,哪些不同。刪去演绎元素與非重合部分,两者同时进行。當然,並非所有非重合部分都要刪,需視具體情況而定,例如流水調 C、D 就未在
構擬出的
需要說明的是,我所構擬出的
雖說朱權的話有許多不可信之處,但譜子本身不會說謊,
五、餘論
高山 流水 二曲,本只一曲,初志在乎高山,言仁者樂山之意,後志在乎流水,言智者樂水之意。至唐分爲兩曲,不分段數。至宋分髙山爲四段,流水爲八段。按琴史 、列子 云,伯牙善鼓琴,鐘子期善聽。伯牙志在高山,鐘子期曰:「巍巍乎若泰山」,伯牙志在流水,鐘子期曰:「洋洋乎若江海」。伯牙所念,子期心明。伯牙曰:「善哉,子之心而與吾心同。」子期旣死,伯牙絕絃,終身不復鼓也。故有高山流水 之曲。
除
三峽流泉
該曲現已不存,但有一些文獻記載。唐人有四首詩直接記載:(1)李白
皤皤岷山老,抱琴鬢蒼然。衫袖拂玉徽,爲彈三峽泉。此曲彈未半,高堂如空山。石林何颼飀,忽在窗戶間。繞指弄嗚咽,青絲激潺湲。演漾怨楚雲,虛徐韻秋煙。疑兼陽台雨,似雜巫山猿。幽引鬼神聽,淨令耳目便。楚客腸欲斷,湘妃淚斑斑。誰裁青桐枝,縆以朱絲弦。能含古人曲,遞與今人傳。知音難再逢,惜君方年老。曲終月已落,惆悵東齋眠。
「此曲彈未半,高堂如空山」,說明此曲前半部分是描寫高山,空曠清冷,秋聲肅肅。後半部分是對流水部分的描寫,可以看出是緩慢、曲折、幽怨、朦朧的。這和
(3)唐朝女詩人李季蘭也寫過一首
妾家本住巫山雲,巫山流水常自聞。玉琴彈出轉寥瓊,直似當時夢中聽。三峽流泉幾千里,一時流入深閨裏。巨石奔崖指下生,飛波走浪弦中起。初疑噴涌含雷風,又似嗚咽流不通。回湍曲瀨勢將盡,時復滴瀝平沙中。憶昔阮公爲此曲,能使仲容聽不足。一彈既罷復一彈,愿似流泉鎮相續。
「巨石奔崖指下生,飞波走浪弦中起」,說明既描寫了山,也描寫了水。先是洶涌澎湃,激浪如風,接著蜿蜒曲折,最後意猶未盡的收尾。
(4)劉濟民寫道:
後來可能上兩首詩流傳到了日本,亦或更是這支曲子傳到了日本,日本一位漢學家詩人良岑安世(785─830)寫了首漢詩
可見唐代確有
關於作者,有四箇記載:(1)
綜上所述,我們或許可以作出如下推測:
附錄
草稿記錄
3 稿對 2 稿主要三方面:(1)刪去高山開頭的流水調(2)高山調泛音改作一遍(3)加入流水的後半部分。
4 稿對 3 稿(1)第二段泛音开始那个从四徽挪到一徽(不知为啥要这样,可能是我的强迫症)(2)高山到流水之间那个虚掩掐起之前加了几个缓冲的音(3)把那一截很像神人畅的高山调删掉了(4)歷五到二,換成泛音(5)结尾换了
5 稿對 4 稿:(1)加入一大句(2)結尾上準刪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