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《五知齋琴譜》小識:清初琴派的想象

用半天翻了一下五知齋琴譜,信息量不少。

五知齋共有四篇序一篇跋。第一篇,黃鎭寫的:

⋯⋯余少壯時卽稍知撫弄,常遊金陵,就正于汪安侯、羅子敬兩先生,俱承明教,及後鹿鹿奔馳,爲食指計,未免俗擾,勿遑荊棘在手矣。不意余衰老歸皖,得與子安周君成傾蓋交。所喜,子安更耽琴癖者也⋯⋯余向所習熟而茫然者,今復得以一一記憶,豈不大快。且延有古琅徐越千先生,久稱琴家宗匠,共考師夔遺韻,商訂楷譜,惟務中正古澹。⋯⋯

康熙再壬寅1722上巳日,會稽黃鎭仲安甫書于皖江之天開圖畫亭

不知道怎麼斷句:「及後鹿鹿奔馳爲食指計未免俗擾」。據此可以勾勒一個傳承脈絡,見 琴派脈絡小記

汪安侯子晋1619–1698 以後寫有 廣陵夢記1698,一篇神異故事,說明廣陵眞趣一曲的來由。

⋯⋯初听之,调中之音幽静,兼有拨剌奇变之音;后数段淡远疏落。曲终云:“道故如是。”予听之对曰:“此即晋叔夜慢商广陵散摘段也,绝响久矣,子可记之,继往古,开来今,将有望于子矣。”⋯⋯一日离注:已经是庚申岁了,有粤东云姓字在青者,造馆而谒,宛如素好。其寓有明潞藩藏谱一册,出而观之,卷尾有广陵真趣一曲。余录之而谱其音,与梦中所听仙君之音无异。呜呼!梦之为物,真耶幻耶,果何在也?岂中散之精诚不泯,千古至今而传耶?抑我之笃好斯道,神溯游千古之上耶?因笔而记之,以存后日研谱之由,非敢以异炫当世也。

康熙三十七年岁次戊寅1698夏五月端阳日重录于□春堂 金陵八十叟移情汪子晋撰

可見那時的廣陵散大部分都是幽靜淡遠。

第二篇是徐越千本人的序:

⋯⋯獨余先大人質秉羲皇,性無雜嗜,惟徽音一道,殫畢生精力,講求不厭,每以正琴學爲己任。于是歷燕齊趙魏,及吳楚甌越閒,日覔幽人同調高士心音,以佐己之指。叶期間之可因可草,精細推敲,至三十餘年之久,始成一帙,不覺喟然歎曰:「茲譜差得其正矣!」己酉歲1669卽欲登諸梨棗,不果,延至丁卯1687冬,余遊八閩,擬成先大人殺盡之志,將及付梓,又不果,屈指于今,譜秘笥中五十四載矣。

前年適余過皖江,晤子安周君,亦具琴癖雅好古樂,與余探討琴學之奧,復深得玄妙。且一彈再鼓,卽自旦至暮,終歲如斯,無稍倦也。因知余有先大人譜稿,商授剞劂,以公海內,余不禁欣然起謝,兼請參訂而重較之。

古琅徐後越千氏識

看來徐越千與周魯封相識不久。

第三篇是周魯封的,不過字太難認了,我就全部錄入,爲讀者減少一些障礙:

余自幼時,每聞古之君子禮樂斯須,不可去身。竊謂禮固節文儀則,而樂豈聲音迭奏也哉?窮其義,必有當於身心,而有合乎至理者,方足爲君子所取。第思鐘鼓管籥,何一非聖王精義之制,皆可以涵養人之性情。然而復趣從難尋矣。若夫上可以保合太和,克臻熙暭,下可以修身養性,返其天真,唯琴爲然。柰予甫少壯,卽涉歷車塵馬蹟間,身獲一親嶧桐之響。及丙申歲1716,秊已強,仕抵皖江,膺雜務,猶喜稍有餘閑,計覔消磨之技,遂復憶幼時所好者惟琴,胡不於今日繼之。因篤志講求,朝夕不怠,究未得其奧。復至己亥1719冬,適越千徐先生繇金陵來皖。予素知先生海陵鍾秀,操縵獨精。其太翁大生先生,原屬名都下,爲昭代揮弦之首推,宜乎越翁本家學淵源,而更辶蘭也。

予初接教,備言徽音之要道、指法之細微,井井有度。已覺心醉,及請示塞上胡笳二曲,令人置身天際,不復有塵俗想。粵日又聆洞天鷗鷺,恍若桃源可入也;風雷圯橋釣天,雅奏也;瀟湘佩蘭樵歌羽化,皆音傳空谷者也;箕山墨子衡陽搔首,乃宣德達情者也;至如蒼梧漢宮,哀而不傷;關雎漁歌,樂而不淫;再若蒼江夢蝶,調高而韻本;秋鴻平沙,辭遠而意長;釋談章之梵語凌空,山居吟之清微可挹;又若烏夜啼雉朝飛神化引擣衣高山等曲,真不啻可以致鸞鶴之舞,通天地之秴。紫陽朱子曰:「蕩滌人之心志,消融其渣滓」,其在斯乎?其在斯乎?

爰是,敬求壯譜,以公寓內之同志越翁,慨然啓笥曰:「吾半生之心血,遇子等不枉矣。」欣然授予,卽閉戶靜几,潛心展閱。其中之勾剔吟猱,諸譜各出己見,𧅣混淆莫辨者,俱纖悉足之;其𠬶之輕清重濁,諸譜遺而未備;并音聲邪穢者,悉剔釐除之,可□功□前人、有裨後學之模範矣。

更謂本□制琴,靡不有文,晚近好作柔媚悅耳之響,志□文,所拘束,遂謂琴不宜有文也。獨不思每譜必有起調,而又云曲終者,調與曲何物乎?況一操必有一操之命意,卽文不能入調而合音,亦當存文而備覽。庶不負古人製琴之心。今而後予謂初學琴者,不可以不知文,猶羹牆之在望也。迨其心中透徹,手下熟練,已得其味矣,文雖備,而不必拘是也。如謂琴以文求,必爲俗士,然則虞舜之南薰,姬公之大雅,豈欺我哉?譜付剞劂,冀觀之者,毋以爲多事,苯作迂腐之論,則幸甚矣。

時康熙六十年辛丑歲1721桂秋之望,燕山周魯封謹識并書。

書法是很典雅的歐體,各種異體,說文古文、草書、武周新字、類推異體,全都用上了,單「天」就有六種寫法:天𠀘䒶靝𠀡。壯爿馬,車𨏖,原邍,淵囦,趣𧺥,所𢨷,本楍,近𣥍,好𡥆,響𩐿,虞𠈌,舜䑞,時旹,南𡴟,功糼,牆𤖣,望𦣠,羹𦎟⋯⋯有些字不認識,還請博學君子指教,比如辶蘭。

第四篇是「河東楊恢基」的,都是套話,就不錄了。

凡例

錄入一部分凡例

  • 勾剔抹挑,舊譜不分順逆向背,今特細正。
  • 徽之分數,舊譜皆溷淆,今逐分註明。
  • 分開內必有吟,須分上下。上吟者,譜內註「上某徽吟分開」;下吟者,註「下某徽吟分開」。
  • 譜內分開吟者,有分別,譜爲分開吟。先彈一聲用吟,吟後又一聲曰分開吟。若寫吟分開者,得聲就吟,後又一聲,卽吟分開也。有雙吟者,分開二聲皆有吟。
  • ⋯⋯但派有南北蜀下之分,今以琴川爲主。白下、古浙、中州、西蜀、金陵、八閩等派,并附採各省秘譜,刪訂折衷,庶無偏執。若以一己之見,則聲音之道謬以千里。
  • ⋯⋯今覔宇內名師諧譜數十種,內有千金不傳者,予以多方搆授,始稱全璧。茲欲公諸天下傳之。向秘藏笥中,弗輕示人,覽者幸而勿視同常譜,庶不負予之苦心爾。

看來勾剔向背、徽分多少是直到五知齋纔確立的規範。五知齋有神奇的氣象,收集各派秘譜,以集大成。這裏關於派別的論述很有意思。清初的那些派別跟現在基本沒什麼關係,只有廣陵流傳至今。作者自稱琴川虞山,沒有所謂廣陵派的稱呼。浙派在那時依然有留存。白下在南京,那和金陵派有什麼區別呢?中州不知道,西蜀不知道,金陵不知道,八閩不知道。太奇怪了,爲何那時的派別到現在一點痕跡都沒有?

各曲題解

六角括號〔〕中爲我的案語。

  • 洞天春曉宮音,十八段,熟派。
  • 高山宮音,凡八段,熟派。〔高山是洞天的節本,而有一些變化〕
  • 圯橋宮音,凡七段,金陵派。
  • 鷗鷺忘機宮音,凡三段,金陵派,余評清宮調。〔題解說了爲何叫清宮調〕
  • 墨子悲絲商音,凡十三段,吳派。原稿于康熙甲子歲1684得之,燕山參考久矣,今公同好。【尾跋】墨子之奇,其節奏出乎意料,乃浙與中州之派也,然熟派亦尊之久矣。撫弦者當知曲中之抑揚起伏,實有敲金戛玉之聲、枕石漱流之致,而一種淒然感慨潔己自愛之懷,隱隱吐出。傳之指下,誠爲曠世之奇調。但必用熟派作主,加以金陵之頓挫、蜀之險音、吳之含蓄、中浙之綢繆,則盡得其旨而眾妙歸焉矣。
  • 風雷引商音,凡十段,蜀熟二曲,此蜀也。【尾跋】風雷一操,其來尚矣。吾友韋子寅先生曾經參考,而天池嚴先生亦加較正,後青山徐先生又復詳訂,是以諸譜俱備載也。余今之譜,更集眾譜之美,而兼收損益之,獨自一至十,音聲意味另有不同。左必懸落,右取落指吟猱,如雷之影影、風之發發。往來動蕩,多用蜀派,音自奇特,韻自鏗鏘,恰合風雷之旨。如在九徽得聲,必下十或上八七,方用吟猱,始得本調元音也。凡我同好,先看從前各譜,次觀茲譜,則粗細自判然矣。
  • 靜觀吟商音,凡三段,熟派。
  • 蒼梧怨角音,凡十三段,熟派。
  • 箕山秋月角音,凡二十四段,熟派。
  • 良宵引角音,凡三段,熟派。
  • 關雎徵音,凡十段,熟金兩派,此金也。
  • 鴈過衡陽徵音,凡十段,北譜熟派。
  • 漁歌徵音,凡十八段,熟金二譜合璧,歌文錄末。
  • 樵歌徵音,凡十三段,吳派。
  • 塞上鴻徵音,凡十六段,余改變徵,北調熟法,金蜀派鼓之。此譜得自康熙己酉歲1669純一齋中,破碎零落,余參改旣久,以供同好焉。
  • 秋塞吟徵音,凡九段,金陵派,又名搔首問天
  • 醉漁唱晚徵音,凡十二段,青山徐子、芝仙尹子二譜合參⋯⋯亦古調也,與漁歌音同而調異。【尾跋】醉漁之調,自一至十二跌宕鼓之,音古韻奇,靜若寥廓、若太古。重若老木寒泉,輕若水流花放,且變幻多端,惟高人隱士可以作之,非泛泛可比,亦非初習之曲,知洞天莊周語此也。〔西麓堂以來的醉漁格調遠高於現在川派醉漁,馬老的叫鳳鳴朝陽,還是這個題目合適一些,不能跟古曲重名。〕
  • 山居吟徵音,凡三段,熟派。
  • 漢宮秋月羽音,凡十六段,金派,文續譜末。
  • 蒼江夜雨羽音,凡九段,蜀派。⋯⋯今考其音,每以清冷和緩之調,寓飄遙動蕩之勢,有若龍之昂霄而聳壑者。⋯⋯然此曲指奧,乃蜀之霸派。欲高其絃,堅其指,肅其神,練其氣;仍修妙指,再得其傳,時時溫習,可貫之矣。【尾跋】大凡鼓琴,意先乎音,而音隨乎意,則眾妙皆歸。但蒼江取音,其難言者,要神先乎意,而意隨乎神,收其心,而肅其氣。然後靜目下指,可得蒼江之奧、飛揚奇特之音,若珠之走盤,水滴荷心,神哉妙乎。如下指踈散,心神不專,大非蒼海龍吟之旨矣。
  • 佩蘭羽音,凡十三段。毛敏仲所作也,有熟金二操,此金也。所喜奇潔和靜,感慨而恬逸,如九霄環佩之聲。【尾跋】佩蘭有二曲,開手擘七絃,按一絃九徽,應五絃也;本譜先挑五絃,按一絃十一徽,應五絃也。十一二兩徽,原屬羽。然熟譜和靜蒼古,音實而堅,難與做音,老手鼓之方可。此譜鏗鏘而恬逸,幽靜而抑揚⋯⋯
  • 雉朝飛羽音,凡十四段,熟派。
  • 烏夜啼羽音,凡十段,吳派。
  • 羽化登仙商角音,凡三十段,熟派。
  • 神化引商角音,凡十段,熟派。
  • 平沙落鴈附徵羽音,凡七段,熟派。
  • 瀟湘水雲蕤賓調,緊五一徽,凡十八段,熟派。
  • 胡笳十八派黃鐘調,緊五慢一各一徽,蜀譜吳派,詞入譜末。
  • 秋鴻姑洗調,緊二五七各一徽,凡三十六段,有文,入譜末。⋯⋯古有熟蜀二譜,熟譜音緩甜逸而穩,然此譜另有一種抑揚頓挫,奇特不一,難取難彈,應三月以角爲宮,故名高宮調。
  • 搗衣清商調,緊二五七弦,凡十二段。

可以稍微整理一下各派特點:

  • 【虞山】「和靜蒼古,音實而堅」「音緩,甜逸而穩」。
  • 【浙派、中州】「節奏出乎意料」「綢繆」。中州、浙派常合而言之,可是兩者有什麼關係呢?
  • 【金陵】「頓挫」「鏗鏘而恬逸,幽靜而抑揚」。
  • 【蜀派】墨子:「險音」,風雷引:「往來動蕩,多用蜀派,音自奇特,韻自鏗鏘」,秋鴻:「抑揚頓挫,奇特不一,難取難彈」,蒼江:「飛揚奇特」。總體印象是奇特險譎、鏗鏘頓挫。清初蜀中琴派稱「蜀派」,而「霸派」的說法僅見於蒼江,「然此曲指奧,乃蜀之霸派。」但這句話也未說清楚霸派和蜀派的關係。我猜測,龍琴舫先生以五知齋爲宗,見有「霸派」的說法,便自稱霸派,但其實他和真正的清初霸派沒什麼關係。另外,龍先生說霸派是「川之虞山」,他自己彈琴「韻擬虞山」,但實際上清初霸派與熟派有較大的風格區別,龍先生主要是爲了與張孔山一脈匹敵,不必在細節上太過糾結。
  • 【吳派】「含蓄」。吳派指吳縣,吳縣與蘇州的關係大槩類似成都縣與華陽縣的關係。

大致可以看到,蜀派最大的特點是「奇特」,這點比較像張子謙,但是音色上又是「頓挫」「鏗鏘」「險」,比較像侯作吾,而以上特點都符合的,非王華德莫屬大誤🤣。金陵派的特點是頓挫鏗鏘,比較像喻紹澤。

可以列一個課題:明清諸譜提示的派別信息。